正所谓“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”,这个道理应用于商品购买也是如此。购买一件我们并不熟悉的产品时,做充分的功课可以省去不少麻烦。那么作为车主,对于轮胎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才能在购买轮胎时避免掉坑。因此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轮胎规格参数解释,一起来看看吧。
轮胎规格的组成部分
国际标准的轮胎规格,轮胎规格参数解释一般由六部分组成,“轮胎宽度(mm)+轮胎断面的扁平比(%)+轮胎类型代号+轮辋直径(英寸)+负荷指数+许用车速代号”。轮胎宽度、轮辋直径及扁平比,其中扁平比为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。
轮胎宽度和扁平比
轮胎宽度,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。轮胎的越宽,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,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,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,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。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,虽然油耗增加,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,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。
扁平比,是影响车辆对路面的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。扁平比越低的车辆,胎壁越薄,且轮胎承受的压力亦越大,其对路面的反应非常灵敏,从而能够迅速把路面的信号传递给驾驶者,更便于操控,多见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见长的车型。
轮胎类型代号和负荷指数
轮胎类型代号,常见的表示有“X”高压胎,“R”、“Z”子午胎,“一”低压胎。市场上的轿车一般采用子午线轮胎,且目前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,俗称“原子胎”。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,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,漏气缓慢,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。另外,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,减轻重量,节约原料等好处。
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,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,数值越大,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。
在学习轮胎规格参数解释之前,许多车主看到轮胎上所包含的一系列数字简直头都大了。通过上述系统讲解,我们了解轮胎规格的组成部分,详细说明轮胎宽度和扁平比的含义,又通过一系列轮胎类型代号和复合指数举例。现在,大家对于轮胎规格参数是否了解了呢?